<s id="daup4"><strike id="daup4"><u id="daup4"></u></strike></s>

    1. <ol id="daup4"></ol>
    2. <dd id="daup4"><pre id="daup4"></pre></dd>
    3. 您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18個新職業信息向社會公示 指導培訓機構依據標準開展培訓

      2022-06-20 08:19:18 來源:中國商報網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提出的“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加快職業標準開發工作”要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積極推動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面向社會持續公開征集新職業信息。期,經專家評估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擬發布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信息。

      為了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18個新職業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為今年6月20日。

      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新職業群體不斷涌現。

      18個新職業開始公示

      2021年4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啟動對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的修訂工作。經向社會公開征集修訂建議、組織專家評估論證、書面征求行業部門意見等程序,大典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

      為了全面、客觀、如實、準確反映當前社會職業發展實際狀況,擬將新職業信息納入新版大典。同時,為促進青年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示相關新職業信息,其中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信息作為第一批新職業,向社會進行公示。

      人社部表示,此次公示的新職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催生的數字職業。數字經濟正在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產生深刻變革。此次公示的“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據庫運行管理員”“商務數據分析師”“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職業,均是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基本視角進行界定的。對數字職業進行標注,是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的重要創新,對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要求下涌現的綠色職業。碳達峰、碳中和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路徑,正在悄然改變能源與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新職業應運而生。

      三是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職業。隨著基層一線從事退役軍人政策咨詢、信訪接待、權益保障、安置服務、就業創業扶持等事務人員增多,“退役軍人事務員”這一新職業得以提出。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實施和“雙減”等政策的推行,確立從事家庭教育和研學旅行指導人員的職業屬、界定職業工作任務等顯得很有必要?;诖?,專家和有關部門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研學旅行指導師”2個新職業。為了滿足廣大旅游消費者個化需求的民宿行業蓬勃發展,短短幾年便實現由“0”到“百萬”級規??缭降?ldquo;民宿管家”得以設立為職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和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不斷投入運營,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從業人才的需求量已達數十萬人,事關廣大城市居民出行安全的“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這一職業的確立,將為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促進共同富裕提供堅實保障。

      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職業分類作為制定職業標準的依據,是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的重要基礎工作。此次公示的這些新職業,對于增強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促進就業創業、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社部表示,新職業是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社會分工細化多元的結果。比如,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和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這些新職業的產生,反過來又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新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尤其重要的是,新職業認定有利于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孕育新業態、產生新職業。國家對這些新職業進行征集、規范,并加以公布,可以提升新職業的社會認同度、公信力,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雙向選擇需要。這對增強就業人員信心、擴大就業崗位、促進轉崗和失業人員再就業以及規范靈活就業等,都會產生良好積極的作用。

      此外,國家發布新職業,開發相應職業技能標準,可以為設置職業教育專業和培訓項目,確定教育教學培訓內容,以及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提供依據和參照,可以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對接、和社會需求同步,促進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新職業標準有待完善

      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當前新職業人才供需兩旺,但仍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對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來說,這也是一種提示:需更好適應產業結構調整,更好對接新經濟、新技術和新業態發展需求。年來,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周期的縮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決職業教育等與產業需求間的錯位和時滯問題。此外,還需敏銳把握新職業的風向標意義,完善專業學科設置與調整機制,推進人才培養改革,更精準對接新職業人才缺口,為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支撐。

      專家表示,當前新職業的職業標準、行業規范等都還不夠完善,相應的職業培訓及發展環境也都還不夠成熟。尤其是社會保障方面,一些新職業就業形態靈活,基于傳統用工狀態和勞動關系的社會保障制度尚不能對這部分人群起到該有的保障作用,這些掣肘新職業發展的問題都應被納入相關部門制定政策的視野。

      業內專家表示,新職業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導致部分領域擁有一段波動期,行業的健康發展關鍵在于相關部門的監管和引導。人社部需要嚴格落實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新職業標準,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并積極穩妥推行社會化評價的舉措。此外,還應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與先進技術手段,根據公示期反饋與行業發展現狀報告,完整確立新職業的職業屬,界定職業工作任務,爭取做到全面、精準、恰當。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新職業信息經公示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被正式納入新版大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新職業標準,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新職業標準或評價規范,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同時,積極穩妥推行社會化評價,由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用人單位和社會組織開展評價活動。對評價認定合格的人員,由評價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頒發證書。獲證人員信息納入人才統計范圍,獲證人員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政策。(袁芳)

      18個新職業

      ●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

      ●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人員

      ●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

      ●退役軍人事務員

      ●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

      ●數據庫運行管理員

      ●信息系統適配驗證師

      ●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

      ●商務數據分析師

      ●碳匯計量評估師

      ●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綜合能源服務員

      ●家庭教育指導師

      ●研學旅行指導師

      ●民宿管家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

      ●煤提質工

      ●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

      背景鏈接:

      2021年4月,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啟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以下簡稱大典)的修訂工作。經向社會公開征集修訂建議、組織專家評估論證、書面征求行業部門意見等程序,大典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新職業信息經公示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被正式納入新版大典。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新職業標準,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新職業標準或評價規范。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