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daup4"><strike id="daup4"><u id="daup4"></u></strike></s>

    1. <ol id="daup4"></ol>
    2. <dd id="daup4"><pre id="daup4"></pre></dd>
    3. 您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種植牙指導價落地 市場有望形成規模效應

      2022-09-16 08:12:24 來源:中國商報網

      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一顆牙4500元,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的調控目標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分級定價的政策相應遞減。

      消息一出,相關企業如通策醫療直接開盤即漲停,而同概念的融鈺集團、悅心健康、瑞康醫藥等也都應聲大漲。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種植牙指導價的公布或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潛在盈利空間”。

      市場有望形成規模效應

      據悉,通策醫療是國內首家以口腔醫療連鎖經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上市公司,在種植牙醫療服務指導價公布后,通策醫療的股價也隨之上漲。

      “種植牙集采對通策醫療等相關企業會產生較大影響。”一位參與通策醫療線上調研的機構投資人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4500元/顆的價格比此前流傳的兩三千元一顆的價格要高,企業也有更大的盈利空間。再者,若后續通策醫療爭取到更多的種植牙指標,那么受到政策支持,在盈利方面也會有所體現。”

      也有投資者表示,種植牙降價后,利潤會隨之下降,企業只能通過爭取更多的種植量來以量換價。在當前種植牙費用仍處于高位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或會影響企業的盈利空間。

      在種植牙醫療服務指導價公布后,通策醫療的表現尤為活躍。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靴子終于落地了!很好!支持!奮進!共贏!”通策醫療在價格方面是否已經做出了調整,后續會跟進哪些措施?記者聯系通策醫療詢問,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記者又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通策醫療,對方表示,價格下降后,種植牙的銷量也會相應提高,走量比提價更容易形成規模效應。目前種植牙項目的滲透率較低,但隨著價格的下降,總量的快速增加有望形成規模效應。

      多家券商研報分析,種植牙服務限價明顯好于此前預期。安證券表示,醫療服務價格降幅整體好于預期,且通過集采,上游的國產耗材企業將迎來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同時,隨著種植牙價格的調整,行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國產品牌迎發展新機

      種植牙進醫保落地后,國產種植牙或成為最明顯的“受益者”。岳陽皇貝口腔負責人徐女士對記者表示,種植牙進入醫保后,民營醫院的服務不會有改變,但對國產種植牙企業來說確實是利好。

      “目前,進口種植牙還是以歐美品牌為主,質量要高于國產品牌,這是行業公認的。”徐女士說,“我認為,集采政策的實施,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對于國產品牌來說,要進入集采名錄,就要競爭入庫,提高自身的技術水,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能力。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機會,通過集采帶來的競爭,國產品牌可以逐漸降低與國際品牌進口牙的差距。”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在我國上市的種植體及種植體系統共有117個注冊批件,其中進口產品99個、國產產品18個,進口產品數量占比達80%以上。

      除了加速國產種植牙技術、質量升級外,業內人士還認為,種植牙集采落地后會給市場帶來更多利好。“集采政策落地會帶動種植牙的普及,更好地催化市場。”徐女士表示,“價格下降后,很多牙齒有問題的人都會過來做牙齒種植。雖然價格降低了,但是產品的銷售數量提高了。對于口腔醫院而言,從營銷角度也是一種利好,我們認為消費者過來享受種植牙服務之后,也可以帶動除種植牙之外的其他服務和產品提升。”

      種植牙價格下調后,牙醫服務或成為市場競爭重點。對于種植牙相關企業來說,后續或進入比拼服務和技術的戰場。融鈺集團方面也對記者表示,政策還是對種植牙醫療服務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公司將在積極擁抱新政的基礎上發揮民營機構市場化補充作用,提供多層次的口腔種植服務。

      通策醫療方面表示,2022年公司將抓住時機,加大力度儲備人力資源,加快擴張,快速實現蒲公英分院的盈虧衡。公司之所以投資多家蒲公英分院,就是預見了潛在市場規模的擴大。在二三線城市,接受口腔診療的患者品質意識逐步提高,國家發布該政策也是建立在潛在市場規模較大的基礎之上,政策發布后需要更多的醫院和醫生去執行。

      “業內還是靜觀其變,不管有沒有推行集采,品質和服務質量還是要確保的。”徐女士說,“集采的推行可能會給口腔行業引來更多的消費者。雖然對于行業來說,種植牙價格下降導致利潤降低,但也帶來了更好的引流效果,我們更需要做好產品、提升服務品質。”(記者 馬嘉)

      最近更新